追溯食品安全,赋能连接你我

重任在肩,我们矢志不渝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技术解码: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的架构设计与实施路径

2025-09-04 14:41 公司新闻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的技术实现

一、总体架构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及流程紧密相关,其总体架构需融合数据资源管理、融合共享、开发利用和运营管理等全流程的核心能力。整体上,该架构可分为基础服务与融合应用两大部分。

基础服务包含以下四个层次:

1、基础设施层:提供基于信创环境的存储、网络、算力与安全服务;

2、资源互通层:负责数源单位数据的分类、确权、审核及接入管理;

3、可信管控层:涵盖数据连接器、使用控制中心和安全支撑工具,确保数据可控可溯;

4、数据空间服务层:提供数据开发、安全合规、运营管理和资产化等服务与工具。

融合应用部分包括:

1、跨领域数据融合:通过分域和跨域融合形成多个数据专区;

2、能力开放层:提供共性能力支撑与标准化接口;

3、城市融合场景:覆盖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疗健康、城市生命线等重点方向。

参与主体包括数据提供方、使用方、建设与运营方、服务方及监管方等。

二、资源互通层

该层重点提升政务数据、事业单位数据等公共数据及企业数据的采集与交换能力。依托数据分级分类,构建统一数据资源目录,对接入数源单位开展资源登记与确权认证。数据使用方通过平台提交授权使用申请,经审核后可成为授权运营方,在空间内进行数据开发和产品封装。同时,该层应提供数据治理、探查和任务调度等基础能力。

三、可信管控层

本层由数据连接器、使用控制中心和安全支撑工具构成:

1、数据连接器在资源互通基础上,提供连通管理、授权目录服务及端口配置,将授权数据安全接入;

2、使用控制中心实现对参与方身份、行为、事件等多维动态管控,将可信机制延伸至行为、属性和状态变化监测,构建动态信任体系;

3、安全支撑工具集成隐私计算、区块链、数据沙箱和智能合约等技术,提供基于租户的隔离开发环境,保障数据不出门、不可见”,并通过区块链实现任务全流程可追溯与可验证。

四、数据空间服务层

数据应用开发中心根据数据敏感性和安全要求,将开发环境划分为低密、中密和高密三个等级。高密数据依托数据沙箱和隐私计算实现加密隔离与安全监控。该层还提供数据运营审批、计量计费、运维管理和合规监管等功能。安全合规中心具备数据、人员及环境安全监管能力,覆盖授权、加工、使用及销毁全流程合规管控。数据资产评估服务可对接交易所,将合规与评估能力嵌入空间,实现安全可控的多方监管。

五、数据融合与能力开放

入驻数据经开发与合规审计后,需进一步融合以释放价值。例如,融合医疗、社保、住房与养老数据可构建民生服务专区;整合能源生产与消费数据可形成能源管理专区。通过能力开放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汇聚、转换与接入,支撑上层融合应用与跨域互联,为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提供数据基础。

六、城市融合场景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以公共数据为核心,推动与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的多源融合。建议从数据要素体系完善、公共数据融合度高、易实现价值变现的场景分领域推进,例如:

1、政务服务与管理:群租房整治、商业选址、社保核查等;

2、城市生命线:电力、供水、热力等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

3、交通出行:智能驾驶、交通规划与运营优化;

4、医疗健康:医疗报销、保险理赔及小微企业信贷等。

这些场景已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和流通交易中积累较多实践,具备优先推广的条件。

技术为数据价值的释放筑就了坚实的基座,但一个平台若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离不开可持续的运营与繁荣的生态。当架构搭建完毕,技术准备就绪,谁来运营?如何盈利?怎样吸引更多参与者加入并共创价值?

这些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可信数据空间是成为一个"样板工程",还是真正赋能城市的"活力源泉"。接下来,我们将聚焦运营模式与生态构建,探讨如何通过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和协同机制,让可信数据空间实现自我造血与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打破数据孤岛,激活要素价值: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正当时
下一篇:没有了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最新新闻

分享到

信息发展微信
微信
4000-300-469 tel
交信(浙江)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05682号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