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食品安全,赋能连接你我

重任在肩,我们矢志不渝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政策】国家粮食局关于印发《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2016-12-26 14:13 媒体报道

20161226日,为深入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发改粮食〔20162178号),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国家粮食局制定了《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农产品质量追溯)。

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节选)

  一、面临形势

  (一)加工业稳步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粮油加工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是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平稳增长。2015年,全国粮油加工业总产值2.5万亿,比2010年增长59.5%。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淀粉等产量保持稳步增长。二是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多元化市场主体充分竞争发展的市场格局。民营企业所占比例为91%,外资企业3%,国有企业6%。三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和布局逐渐优化。食用植物油、玉米深加工业前十位企业产业集中度超过45%,稻谷、小麦加工业前十位企业产业集中度在10%左右。16家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其中2家企业集团达千亿元以上,跨区域龙头企业融合发展趋势加快,竞争力显著提升。湖北、山东、江苏、安徽、广东、河南、湖南、四川等8省粮油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粮油加工园区建设推进较快,布局加速向粮食主产区集聚。四是产品结构及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河南、山东、安徽、广西、陕西、四川等省(区)主食产业化快速推进。“十二五”期间制修订了一批粮油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障技术标准体系。五是粮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央财政加大粮食行业公益性科研投入,企业研发投入稳步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大米、小麦粉、食用油和饲料等加工成套装备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农产品质量追溯)。

  (二)面临挑战加大

  “十三五”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谷物供求阶段性过剩问题突出。高产量、高库存量和高进口量“三高”叠加问题短期内仍然突出,特别是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十分明显,原粮与成品粮、国内与国际、产区与销区粮食价格“三个倒挂”,消化粮食库存任务艰巨。二是粮食种植结构和加工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不相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部分品种粮食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凸显,大豆供给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优质化、专用化、多元化粮食原料发展相对滞后,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知名品牌少。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相对滞后,产加销脱节,加工业布局与粮食生产布局不匹配,优质优价专收专储能力不足。三是粮油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和节能环保问题依然存在。全产业链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单位产品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仍然较高,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水平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节能减排和环保治理任务艰巨。四是加工企业面临更大竞争压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要素成本上升等挑战,融资难、用地难现象仍存在,人工、水电、流通、市场等运行成本上升较快,盈利空间不断压缩。五是粮油加工业发展方式粗放、大而不强问题更加突出。产能结构性过剩与优质产能不足并存,深加工转化能力不足与成品粮油过度加工并存,产业链条短,成品率低、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品种盲目无序低水平发展等矛盾亟待有效疏解(农产品质量追溯)。

  (三)迎来重要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深化改革全面释放粮食产业经济活力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粮油加工业加速整合升级的新阶段。一是粮油健康消费需求升级创造市场新空间。随着主食品的消费需求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安全优质、营养健康和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品牌化的中高端粮油产品消费潜力将逐步释放,将推动加工企业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转型。二是国家“三大战略”的实施将扩展粮油加工业发展空间。国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工企业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开展产能国际合作和转移,带动粮机装备与工程服务“走出去”。三是深化改革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的玉米等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深化完善,有利于理顺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发展“产购储加销”一体化模式提供坚强的政策保障。四是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有利于保证粮食供给数量和质量。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化快速发展,有利于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为企业提质增效、做强做优品牌、转化增值提供了坚实基础。五是科技创新给粮食产业发展带来新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主体不断涌现,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装备技术等加快发展应用将催生新供给(农产品质量追溯)。

 


上一篇:58个城市肉蔬追溯“身世”可查,凭购物小票可查责任主体
下一篇:【要闻】厦门将建立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涉及食品药品酒等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最新新闻

分享到

信息发展微信
微信
4000-300-469 tel
信联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05682号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4307